今年以來
政府為大力推進穩就業惠民生攻堅行動
采取了階段性社保緩繳、降低繳納費率、穩崗補貼等不少舉措
截止日前最新政策
社保費緩繳不僅擴大實施范圍
而且將補繳期限延至2023年底
一起跟小WIN來看看吧~
9月19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等四部門辦公廳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政策實施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通知表明:
一、自2022年9月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下統稱地區)可根據本地區受疫情影響情況和社會保險基金狀況,進一步擴大緩繳政策實施范圍,覆蓋本地區所有受疫情影響較大、生產經營困難的中小微企業、以單位方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事業單位及各類社會組織。
二、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政策到期后,可允許企業在2023年底前采取分期或逐月等方式補繳緩繳的社會保險費。補繳期間免收滯納金。
三、各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在提供社保繳費查詢、出具繳費證明時,對企業按照政策規定緩繳、補繳期間認定為正常繳費狀態,不得作欠費處理。企業緩繳期間,要依法履行代扣代繳職工個人繳費義務。已依法代扣代繳的,職工個人繳費狀態認定為正常繳費。
也就是說,符合條件的單位在申請緩繳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三項社保費后,只需在2023年底前完成補繳工作,期間免收滯納金。補繳方式不變,可申請緩繳社保費所屬期不變,辦理手續流程不變。
這一政策是對今年5月份出臺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擴大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政策實施范圍等問題的通知》的延續和擴展。
具體實施范圍如下:
1)5個特困行業:
餐飲、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鐵路運輸。
2)17個困難行業:
農副食品加工業,紡織業,紡織服裝、服飾業,造紙和紙制品業,印刷和記錄媒介復制業,醫藥制造業,化學纖維制造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通用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社會工作,廣播、電視、電影和錄音制作業,文化藝術業,體育,娛樂業。
3)困難中小微企業:
包括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生產經營出現暫時困難的所有中小微企業、以單位方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
4)其他: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社會組織參照(困難中小微企業)執行。
1)5個特困行業企業
緩繳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緩繳費款所屬期延長至2022年年底;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緩繳費款所屬期為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
2)17個擴圍行業的困難企業
養老保險費緩繳實施期限到2022年年底,工傷、失業保險費緩繳期限不超過1年。
3)中小微企業、以單位參保的個體工商戶等
三項社保費單位繳費部分,緩繳實施期限到2022年年底。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社會組織參照執行。
社會保險費包括單位繳費和個人繳費兩部分。
按照緩繳政策規定,緩繳適用于餐飲、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鐵路運輸企業三項社保費的單位應繳納部分。
職工個人應繳納部分,不適用緩繳政策,企業應依法履行好代扣代繳義務。
這一點與2020年緩繳社保費政策有所不同,當時允許企業在履行有關程序后,申請緩繳職工個人應繳納的社保費。
按照緩繳政策規定,緩繳失業保險費不影響參保職工享受技能提升補貼政策,不影響參保失業人員享受失業保險金或失業補助金等相關待遇;
緩繳工傷保險費不影響職工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但如果在緩繳期限內,職工申領養老保險待遇,所在企業應先為其補齊緩繳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
用人單位按照政策規定緩繳、補繳期間為正常繳費狀態;
緩繳期間,用人單位依法履行代扣代繳職工個人繳費義務的,職工個人繳費狀態為正常繳費,不會影響職工落戶、購房、購車以及子女入學資格等權益。
文章來源:中國稅務報、余杭發布、湖州人社、云和人社等。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大關路98號綠地中央廣場11幢16層